
圖1中有2個擴展中間繼電器,1ZJ是擴展輔助開關觸點的,2ZJ是擴展S1儲能觸點的。因為1#、2#進線來自不同的電源,所以進線與母聯設置了合閘互鎖;為了保證供電,設置了CSC-246型母聯備自投裝置;為了在開關柜上直觀顯示斷路器狀態,設置了EDI裝置。所以,斷路器出廠配置的輔助開關觸點及儲能開關觸點不夠用了,設計人員便用中間繼電器擴展。實踐證明,2ZJ擴展S1儲能觸點是可行的,因為即使擴展回路有問題也不會影響大局,但是1ZJ擴展輔助開關觸點就發生了問題。
該變配電室10kV為單母線分段,正常運行方式為1DL、2DL運行、3DL斷開。投產后曾發生1#進線突然失電,母聯備自投沒有動作的故障。經過排查,發現圖1中的1DK內部接觸不良導致斷路器在合閘狀態1ZJ、2ZJ不能動作,其常閉觸點在閉合狀態。從圖中可知,其中一對觸點供備自投使用,判斷備自投沒有動作與此有關。備自投單步動作邏輯圖見圖2。

根據備自投裝置原理,當1#線路失電時動作邏輯:以Ⅰ母失壓、1#線路無流、Ⅱ母有壓作為啟動條件,1DL 分閘位置、3DL合閘位置作為閉鎖條件,以T1 延時跳開1DL;以1DL分閘位置、Ⅰ母失壓、Ⅱ母有壓作為啟動條件,3DL合閘位置作為閉鎖條件,以T3 延時合上3DL。
為防止備自投重復動作,在每個動作邏輯中設置一個“充電”計數器,充滿電后開放出口邏輯。
“充電”的條件為;
⑴不是所有啟動條件都滿足;
⑵無任何閉鎖條件。
“充滿電”的條件為:
以上兩條件同時滿足超過10 秒,即“充電”10 秒后,動作充滿電。
“放電”條件:
⑴任一個閉鎖條件滿足;
⑵備自投動作出口后。
“動作”條件:
⑴充電滿;
⑵啟動條件全部滿足;
⑶閉鎖條件全不滿足;
⑷延時 T 內a、b、c 條件均滿足
綜上所述,1DL 分閘位置是閉鎖條件之一,1DL在合閘位置時,1ZJ-3觸點一直在閉合狀態,備自投裝置會認為1DL在分閘位置,滿足這一閉鎖條件;“放電條件”中說任一閉鎖條件滿足即放電。由此可見1#進線失電后,備自投不能成功動作。
解決方法:要求開關柜生產廠家更改輔助開關型號,以增加輔助開關觸點,用真實的輔助開關觸點替換中間繼電器1ZJ-3觸點。
網絡整理 僅供參考
圖片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聯系刪除
版權歸作者所有